“我们常常会忽略的是,生命是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也是有限的,可用的能量也是有限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断舍离。”
——山下英子
提到断舍离,你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什么?扔东西?但断舍离不仅是单纯的扔东西,本期就跟着小编一起来通过山下英子的《断舍离》这本书,好好了解一下什么是断舍离吧!
一、什么是断舍离
断舍离的内涵:斩“断”物欲;“舍”离废物;脱“离”执念
通过断舍离,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审视个体和物品之间的关系,丢掉杂物的同时,也丢掉内心当中“多余的执念”,从而让生活产生“流动感”。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舍弃的辛苦,就更慎重地对待获取,更加珍惜身边的人、事、物,你的生活不再是在马马虎虎、糊糊涂涂当中度过,而是在只保留自己喜爱的物品的同时提升花费的时间与精力的质量,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绚丽多姿。虽然这本书是从清除杂物入手,但没有只停留在如何清理杂物、收纳物品的内容上,而是将断舍离上升至“人生哲学”的高度,告诉读者:“有舍便有得”—— “那些囤积的、未利用的人▪事▪物就等同于没有被实践的知识,只有‘放手’、才能真正地走近‘知识’。”
二、关于断舍离的误解
断舍离并不是随意地丢弃东西,而是打破以往关于物品的思维定式,重新建立以“现在”的“自我”为基准的思维方式,并以清理杂物的形式,踏上认识自我、发现内心的路途。断舍离不是要求人们随意地“弃”,而是把“舍”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为了重新找到自己和“物品”之间真正的联系,就必须一个一个地重新审视每个东西,在自省自审的基础上,进行物质的取舍。
所谓“舍”,其实就是直面内心。断舍离注重的不是物品,而是空间,即以空间为主体核心的思维方式——空间轴。“东西过多所以扔掉”“没有需要所以扔掉”等想法无可厚非。但是,断舍离的“空间轴”思维注重的是“扔掉东西”之前——“为确保空间的干净整洁,而将物品量尽可能地缩减成最适合的量。”而以往以物品为思考基准的“物质轴”,则是从“还能使用”这个角度考虑问题,遮蔽了“放手不需要之物”的正当性。
其实,断舍离就是“生活的新陈代谢”。将生活用品的量锁定到适当程度,同时在适当时点,更换这些生活用品,这才是生活的理想状态。
三、如何开展断舍离?
断舍离分别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进行“物品的断舍离”和“观念的断舍离”。在本书中,作者提供了八个技巧和五个收纳指南来帮助读者实践断舍离。
(一)观念上的断舍离
1.认识现状
当我们决心进行断舍离时,最先应该做的是——把衣柜、壁橱、抽屉等所有的收纳容器打开,让平时看不见的东西全部展现在眼前,从而把握目前所有物品的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把握家中物品的数量,防止在断舍离过程中因杂物的量超出想象,而造成身心上的徒劳和疲倦感。
2.停止自我否定
不论你现在身处的环境囤积了多少的杂物,你对现状有多么不满,请不要自我否定,只有摆脱这种自罚性的思维倾向,不再去否定自我,才能实现思维观念上的断舍离。
3.描绘家的具体构想
“收拾东西”仅仅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而已,因此首先应该做的是明确描绘住所的蓝图——收拾整理完后,我想在这里进行怎样的生活。因为通过描绘这样的具体构想,可以帮助我们回到人生的原点——“我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而这也会变成我们实践断舍离的原动力。
(二)杂物上的断舍离
1.拿出杂物、俯瞰
在把握家中物品的数量现状后,把杂物全部摆出来,放在地板、桌上等水平面的位置,然后从高处对杂物进行俯瞰。
2.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
断舍离将家里大量的杂物,通过三层“筛子”进行选择取舍:
●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
●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
●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
3.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也就是“自我轴”和“时间轴”)再进行取舍:
(1)以“自我轴”为基准进行取舍时,只需要考虑“这个东西我想不想用”
在压缩和锁定物品的过程中,以前“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东西”这一模糊的概念就逐渐清晰起来了——在实践断舍离的过程中,坦然正视那些有违和感的思维观念,建立以自我为主体的价值观非常重要。
(2)“时间轴”就是指“现在”
取舍物品时,不要从频率,而要从和自己的“关联度”的视角进行判断。
4.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
这个视点是对以“自我轴”为基准的杂物取舍指南进行提炼后的“筛子”。具体是指自问自答:“这个东西对我来说是必要的吗?是否适合我?使用起来是不是心情愉快?”这种自问自答的时间轴毋庸置疑就是“现在”。反过来说,对“现在”的我来说,那些“不重要▪不合适▪不愉快”的东西应该处理掉。
5.收纳在杂物最适化之后进行
在进行断舍离之后,空间会呈现动▪流的感觉,也就不需要那些为了储藏或分类物品而购买或制作收纳用品,甚至一开始就会把用于收纳的用具处理掉。因为,在有意识地以“自我轴”和“时间轴”进行断舍离的过程中,杂物会做到尽可能压缩,最少量收纳容器就完全足够。就是说,断舍离概念的出发点在于“如何才能不做收纳”。
(三)收纳指南
1.“三分法”
把自己想分类的物品按“大中小”分为三类,然后再重复三遍。小分类部分完成才正式进入“收纳阶段”。
2.“7.5.1法”
“7.5.1法”指的是进行杂物收纳时,对收纳空间的物量进行的大致估测。根据不同的收纳情况。将杂物总量压缩到收纳空间的“7成”“5成”“1成”,该法则与后面讲到的“1 out 1 in”法统称为“总量限定法”。
(1)“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占7成
像衣柜、壁橱、抽屉等关上门就“看不见的收纳空间”所放杂物的量基本上占整体空间的7成,这个比例其实是为了建立物品进出的通道。也许有人觉得反正“看不见”,塞得满满当当、放成乱七八糟的样子没关系。但是如果想拿柜子最里面的东西时,要把前面的东西拿出来再重新去取,这个过程非常麻烦。
(2)“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占5成
像带玻璃门的碗筷架或橱柜等关上门依然能“看得见的收纳空间”所放杂物的量基本上占整体空间的5成。
(3)“展示性收纳空间”占1成
像玄关鞋柜或橱柜上等水平面上的“展示性收纳空间”上所放杂物的量基本上占整体空间的1成。这个比例借鉴了美术馆或艺术画廊艺术品的布置。宽阔的空间上仅装饰一幅作品,整体会显出美感。
3.“1 out 1 in”法
遵循“处理一个,收纳一个”的原则
4.“one touch”法
杂物拿出来放入的动作就是:“打开门——拿出来(放回去)”,只需把动作压缩成这两步,以one touch(一键式)取出来。对于那些尤其觉得“家务事真烦琐”的人,一定要动动脑子,下点功夫去减少“花时间的、烦琐的”做法,这样的话,家务活做起来会越来越有意思。
5.“自立▪自由▪自在法”
自立:在收纳杂物时要有“立”意识
自由:是指“选择自由”——餐具柜中像茶杯、玻璃杯之类的杯子,可以根据不同的种类进行分组,一个一个套着摆放,方便拿取
自在:衣物类等无法“立式”收纳时使用的方法
总结起来,断舍离的步骤就是:
第1步,认清现状;
第2步,选择取舍;
第3步,收纳整理。
断舍离的精髓在于“出”,因此,在家中实践断舍离时应先从“出”这一点着手,恢复家里的流动感。
结语
断舍离并不是单纯地舍弃东西,而是让我们真正领悟到“知足”的含义。正如作者在书中提到那样:“通过对杂物的选择取舍,了解自身,获得对自我的肯定,先从物品轴思维转化为空间轴思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就获得了果断勇敢面对问题、处置问题而不是被其捉弄的能力。不仅如此,遇到任何事情,并不是仅仅归结于‘幸运或不幸运’,应该将其作为某种体验,能以一种从容豁达的真我视角来看待人生各种各样的不同境遇。”
目 录
推荐序一:做物质的减法,精神的加法——陈数(演员)
推荐序二:断舍离帮我们实现对家的美好想象——孙志勇(志邦家居联合创始人)
断舍离的奥义不只是“扔东西”
第1章 你之所以无法放手的原因
被困在水槽淤泥口的鲇鱼002
我们生活在“事物随意渗入生活空间”的年代007
“不收拾”的深层原因是顽固的“物质轴”思维009
因过度焦虑而郁闷的我们011
断舍离注重的不是物品,而是空间018
家里家外·情绪反差的痛苦021
“无法放手”的人有三类025
“舍”与“弃”的不同028
人有“获得的自由”,也有“放手的自由”031
体验谈1 自身觉醒·启动“整理开关”015
体验谈2 整理乱七八糟的家后,
我遇见了灵魂伴侣023
第2章 这就是断舍离的工作机制
断舍离,就是扔东西036
观念上的断舍离1 认识现状040
观念上的断舍离2 停止自我否定045
观念上的断舍离3 描绘家的具体构想047
杂物上的断舍离1 拿出杂物,俯瞰049
杂物上的断舍离2 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051
杂物上的断舍离3 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
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055
杂物上的断舍离4 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063
杂物上的断舍离5 收纳在杂物适化之后进行071
收纳指南1 “三分法”075
收纳指南2 “7·5·1 法”081
收纳指南3 “1 out 1 in 法”084
收纳指南4 “one touch 法”088
收纳指南5 “自立·自由·自在法”090
从切实能出成绩的小地方着手094
有心无力时,先找“出口”099
居所整体进行断舍离的要点103
衣柜的断舍离103
壁橱的断舍离104
厨房的断舍离105
餐具柜的断舍离107
冰箱的断舍离108
书架的断舍离110
厕所的断舍离 112
玄关的断舍离 112
客厅·餐厅的断舍离 114
再利用的断舍离 115
找回“自我轴”,处理大量餐具 061
从“必要·合适·愉快”三个维度断舍离,形成良性循环 067
实践过“1 out”之后,出现了“1 in”大惊喜 086
扔掉的筷子给了我直面命运的勇气 097
第3章 断舍离改变人生
一阵莫名的清爽感抚过心头 118
摆脱过剩执念,减轻心灵负重 122
获得深刻的智慧 126
提高选择·决断的精度和行动速度 129
清除闭塞感,疏通人生路 133
引导现在的自己做出恰当的选择与决断 138
“身体、心灵、生命”机制的回归 144
沟通力显著提升 149
比想象更怡然的人生就在不远处 155
扔掉前夫的家具后,重获7 年不见的痛快感 124
放手风水开运的摆件后,人际关系得以改善 135
第4章 断舍离,怡然生活
没有“出”,则难获自在 158
获得主体性的生活方式 162
抛开家庭关系的烦恼 165
遵守三大原则,收获怡然人生 170
断舍离,让人生处处自在怡然 178
“信息”与自在人生 180
“时间”与自在人生 182
“烦恼”与自在人生 184
“节约”与自在人生 187
“结婚”与自在人生 188
“家务”与自在人生 192
“终活”与自在人生 193
“搬”家,遇见新的自己 195
在必要的时刻,能获得必要的东西 198
恢复“呼吸空间”,获得自在人生 200
用心珍惜当下的人·事·物 205
不断地追寻“出”之美学 208
体验谈9 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才不会被他人的观念所左右 160
体验谈10 当我抛开对他的期待后,他也开始改变了 168
体验谈11 断舍离后,我竟有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家 175
体验谈12 反复地“出”,获得自在人生的实际感受 203
后记 211
声明:原作者小泳猪 FieeH,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中部分所用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